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质量立校 人才强校 特色兴校 依法治校”发展战略,创新实施“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创新实践、素质养成、价值积累”五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以“谋发展,重内涵,补短板,强管理”为工作思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路径,强化内涵建设,打造职教品牌,凝聚了“产学研一体,职场化育人,国际化办学,现代化治理”的办学特色。 堅持産學研一體辦學。學院建設有山東省智能制造公共實訓基地,攜手西門子公司合作共建山東省智能制造公共實訓中心。攜手中國中車、一汽大衆、北汽福田、聯想集團、濰柴集團等500余家龍頭骨幹企業構建起産學研協同育人的工作平台。學院與一汽大衆、浪潮集團、中安聯合集團、歌爾集團、魯泰集團共建二級學院,探索混合所有制二級學院辦學模式,建有山東省高職院校中唯一的省級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 近三年来,学院共承担校企合作项目与技术服务项目300项,争取经费近一千万元;承担国家星火科技计划项目3项,承担市厅级科研立项项目157项,承担山东省工业转方式、调结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与技术创新项目9项,承担省“两区”建设重大带资课题1项,承担省蓝区建设人才发展项目2项。获得市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95 项,潍坊市科技进步奖9项。学院成为潍坊及周边地区中小企业的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中心,拥有山东省制造业紧缺人才、“金蓝领”等17项培训基地品牌,每年开展各类社会培训服务2万余人次。 創新職場化育人模式。學院創新實施了職場化育人模式,動態確定每級學生培養目標和規格;開展職場化教學,教學內容對接職業標准和生産實際,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院爲國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擁有3個國家級和4個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學院現有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5門,省級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77門;省級教學團隊9個;學院先後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4項、省級教學成果獎20項。 2014年學院啓動“互聯網+”背景下的行動導向課程改革,開展現代職教課程改革,運用信息化技術改造傳統“教”與“學”,目前學院有600余門課程實現了改革。學院信息化教學改革入選教育部職業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戰略研究案例,走在了全國同類院校前列。 突出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到學院“五位一體人才”培養體系中,建設了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2008年起出資支持學生申報國家專利,近五年申報專利4536件,其中發明專利978項,授權432項,學院被山東省知識産權局授予山東省高職院校中唯一的“知識産權優勢單位”。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被授予“山東省大學生創業孵化示範基地”。 強化學生職業素質、職業品德培養。打造“志願服務”品牌,濰坊市在學院設立濰坊市志願服務學院,2018年6月,學院818名師生參加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志願服務並圓滿完成任務,2008北京加奧運會、國慶60周年大典、上海世博會、全運會等國家大型活動上都有山科志願者的身影,志願服務活動成爲學院耀眼的品牌與名片。 培養學生的強健體魄,讓參與體育活動成爲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學院的體育工作連創佳績,2018年第二十一屆C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山東賽區比賽上,學院男女籃雙雙奪得冠軍,這是男籃繼“八連冠”(2005-2012)後又一次取得“三連冠”(2016-2018),女籃已獲“五連冠”(2014-2018)。學院男足獲得2018山東省大學生足球賽預選賽奪得冠軍;2018年山東省第二十四屆運動會(大學生組)足球賽再奪冠軍。跆拳道隊連續9年參加全國大學生跆拳道錦標賽共獲得32金13銀13銅,居全國高職院校首位。學生舞獅隊、武術隊應邀赴德國參加“中國民俗文化節”巡演。 积极开展國際交流与合作。学院近年来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建有东非(乌干达)国际学院,至今已与德国、澳大利亚等17个国家的126所院校和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2018年,学院在美国海湾州立大学建立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BSC工作站”,与英国北安普顿大学合作举办的合作办学市场营销专业获得教育厅批复,截至目前,学院与德国、韩国等高校举办了8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近五年学院共接收来自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等25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1000余名,80%以上来自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院荣获“2018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称号。 學院是全國高職五所之一、山東高職唯一的國家海外考試中心,設有托福、GRE、韓語TOPIK、日語JLPT、英國劍橋BEC、國際IT等多個海外考點,爲學生、社會人員參加海外考試提供服務。 |